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保险业务员
刚落成时的公园一角
政策维度:《深圳经济特区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经过草拟、讨论,最终于1999年批准通过,成为国内最早的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该项目多少受到这一规划的影响。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中学生
1998年深圳规划国土局计划对14个街心花园进行改造,戚杨建筑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投标得到园岭公共空间。深圳雕塑院在递送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认识了戚杨公司的总建筑师杨建觉。杨建觉提出想与雕塑院合作在园岭做18个人的雕塑,戚杨公司的“让社区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的设计方案通过后,规划国土局交由深圳雕塑院实施,为了做好这个项目,雕塑院又请戚杨公司作为工程监理单位,双方开始了愉快的合作。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港商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外来求职者
现存地点:深圳园岭社区居住区南侧
材料:青铜、花岗岩
时间维度:自1998年5月开始规划、调查,直至2000年6月制作、施工完成,历时两年,处于世纪之交的时间节点上,竣工时间正好是深圳成为中国经济特区30周年的纪念年。
三、选择依据
二、作品由来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设计师
一、二号浮雕墙局部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老外
年代:自1998年5月始至2000年5月完成
价值意义: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角度,采用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还原真实的与都市大众息息相关的普通生活,将大家的目光引向城市本身、引向人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征候,代表着传统城市雕塑创作中的某种语言学转向,是国内首次与民众发生直接密切联系的大型公共艺术计划,它的创作方法和具体实施过程成为国内后续公共艺术创作极好的典范。
刚落成时的雕塑作品--公司职员
空间场所:位于园岭社区居住区南侧,由红荔路、园岭三路、园岭东路围合而成,占地6487平方米,是一个以大型群雕为主体、辅之以浮雕墙、凉亭、绿化、灯光、音响等因素的公共艺术项目。
作品内容:在深圳街头随机寻访18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的市民被雕塑家们翻制成青铜等大的人像,并标明铭示他们的真实姓名、年龄、籍贯、何时来到深圳、现在做什么等。四块黑色大理石浮雕墙上雕刻着有关这一天深圳城市生活的各种数据:股市行情、农副产品价格、天气预报、当天的深圳晚报版面等。
名称:《深圳人的一天》
创作手法:将“深圳人的一天”作为定量化研究的课题,对社区居民进行口头和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对创作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地质学上的取样方法,原汁原味记录随机采访的18位市民,以“实物”翻模制作为主,对真人进行等高等大写实性铸铜塑造,尽可能忠实地还原他们的不同身份,准确地记录1999年11月29日的城市生活讯息,采用电脑雕刻技术复制出印刻于四块镜面大理石浮雕墙上,整个创作过程带有行为艺术的方式,注重体验过程。
尺寸:18位人物雕塑与真人模特等高等大,四面浮雕墙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