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9月25日消息(记者于扬)公共艺术只是城里人的艺术吗? 9月24日的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将回答这个问题。孙振华做客“四方沙龙”,围绕“公共艺术”话题开讲《乡村公共艺术》。
本次讲座通过介绍中国三所美术学院的艺术家近年在贵州羊蹬镇、贵州雨布鲁村、甘肃石节子村进行的乡村实践,将观众领入到乡村公共艺术领域。 这是中国农村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公共艺术最鲜活的案例。当艺术越来越都市化、市场化、商业化的时候,分享来自乡村的案例,以及艺术家不同的介入角度和思考方式,如同来到了乡村,感受到了田野上的风。
作为中国最早关注公共艺术的学者之一,孙振华博士曾先后在文学、美学、美术史专业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他在公共艺术领域浸淫多年,出版有《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中国当代雕塑》等著作十余部。
中央美院吕品晶在雨部鲁村创作的《秸秆塔》,高12米。
西安美院李家祥在石节子村用树枝、石头创作的创作的《彩色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