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如果需要被保护被拯救,只会使这些艺术越来越没落。《中国画论》里面有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古人在几百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如果总是一成不变,注定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真正的保护不等于原汁原味的复古。比如粤剧,我更希望能够在舞台上看到更多风华绝代的美女。
胡杰风,生于1971年,广东海丰人,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家、设计师、策划人、品牌卡通化及卡通品牌化理念创始人及推行者。2013年12月8日-20日,胡杰风把“亚洲雕塑新势力系列巡展”搬到了广州的万木草堂,前卫、大胆、多元、跨界的艺术形品与传统的万木草堂,形成了强烈的文化交流,设计出一个历史与当下对话的空间。
Q:如何看待广州的传统艺术?
Q:如何解读《卡哇伊———向林凤眠致敬!》这件艺术品?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Q:你最喜欢广州的哪些城市雕塑? ●向林凤眠致敬———当代时尚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融汇碰撞,摆放在万木草堂。 胡杰风是一个“跨界”的艺术家,他自由游走于雕塑、卡通、绘画、设计等多个领域,也经常穿梭在广州、深圳、香港这三个城市,“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集群中,这么短的距离,这么方便的交通,以高铁为纽带,可以很快速地游离于三个城市之间,感受每个城市的美好。实在是太精彩了,北京、上海都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城市组合。如果能把这三个城市的艺术、经济、时尚力量进行勾兑、交流、演变,将会是一个最好的舞台。”胡杰风认为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同时又很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海帮、广东帮把自己的文化趣味都带了过去,东西方的文化在香港融合得非常好非常协调。”而广州有万木草堂、陈家祠、中山大学、泮溪酒家,这些地方,胡杰风每次回广州都会去,广州离海比较远,但深圳有,他住在华侨城,旁边就是海边艺术小镇。 胡杰风真的成为了一个跨区域跨城市的艺术家,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走得这么远,“在韩国的街道、公园、酒店都有很多雕塑,市民和游客都可以和它们零距离接触。我们入住的酒店,大堂有一个巨大的女人雕塑,她的头发、衣服、皮肤都是用金属线条编织的,很有视觉冲击力。这些雕塑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觉首尔是一个有文化的、有艺术底蕴的城市。广州的酒店太传统,最常见的就是摆几件古老的酸枝家具。”胡杰风还提到了日本、意大利、维也纳、巴黎等地方的城市雕塑,任何一个空间都能够看到各种趣味性的表达。2009年9月14日,日本跨界艺术家村上隆的22件作品摆进了巴黎凡尔赛宫,这些造型夸张怪异、色彩艳丽时尚的雕塑、绘画和视频作品,使得威严而华美的凡尔赛宫变成了“卡通版”,那是一次时尚、潮流与严肃、古典的碰撞。广州是一个英雄之城,广州的市花木棉花也被称为“英雄之花”,现在我们更需要用一种和谐美好的艺术形式来抚慰这个城市。 A:烦恼是时间不够,来不及感受每个城市的美好,我现在会拒绝掉一些机会,为生活做减法。放弃比珍惜更重要,我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安放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 ●曾振伟城市雕塑作品《未来之门》在珠江新城西塔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