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彭湘荣)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的标识性雕塑建筑如果迁移到下面,行人不能靠近,效果反而不好。“目前正在建设的沙湖通道建成后和长江隧道对接,届时雕塑刚好就位于武昌主入隧通道旁,进隧道时能非常醒目地看到‘万里长江第一隧道’几个大字。”他还透露,9月底,两座作为长江隧道标志性建筑物的风塔将建成,这两座风塔高达40多米,武昌出口处的风塔为现代建筑风格,汉口出口处风塔位于青岛路,为古典风格。
武汉长江隧道通车时,武昌主出口和隧道公司之间立起了一座标识性建筑,正面是熊召政的武汉长江隧道赋和范曾题写的“万里长江第一隧道”。雕塑背后是“武汉长江隧道简介”,明确指出“武汉长江隧道是‘万里长江第一隧道’”,并介绍武汉长江隧道是国内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立项、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建成通车的长江水下公路隧道。
针对此次“万里长江第一隧”纷争,隧道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可以查看谁的设想在先、谁的国家批准立项在先、谁先开工建设、谁先建成通车,“查看这些硬指标,谁是真正的‘第一’就很清楚了”。
记者昨日来到长江隧道武昌主出口,抬头就能看到雕塑,但无法看清文字。记者在出口友谊大道随即调查了10位出隧道的司机,他们均表示,不知道武昌出口有这样一座标识性雕塑,加上进出隧道都是快速通过,无暇细看。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座雕塑,其实建在隧道公司和隧道出口间的三角形绿地上,效果应该更明显。”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吴睿 实习生 梁睿 王艳艳)针对此次武汉和南京的“万里长江第一隧”纷争,武汉长江隧道建筑有限公司(简称隧道公司)昨日回应,沙湖通道对接长江隧道后,从武昌进隧道看“万里长江第一隧”雕塑将十分醒目。9月底,长江隧道两大标志性建筑物将分别在武昌和汉口建成。
下月建成两座标志性风塔
隧道口看不清标识性雕塑
长江隧道雕塑建在隧道武昌出入口处的一块高地上。记者 张朋 摄
关于名称注册,这位负责人表示“非常难”,他们曾咨询工商部门,得知“第一”、“最”这类字眼不能注册,“万里长江第一隧”只能靠民间形成共识。“此前,我们曾设想在隧道里面做一些装饰,但没有得到交管部门允许,因为长江隧道主要用于解决交通压力,通车后立即饱和,考虑到行车安全,不适合装饰其他附着物”。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