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的空间、方位标识价值
2.国内城市雕塑的现状城市雕塑的历史、文化标识价值
在我国其他城市,也不乏标识性城雕作品,如1986年何鄂为甘肃兰州创作的“黄河母亲”,广州1959年在越秀山建立的“五羊”雕塑,以及1984年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由潘鹤创作的“拓荒牛”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一个城市的标识性,但我们所能知道的这些城市的城市雕塑也就仅限于此,这类优秀的雕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城市雕塑应成为一个城市个性化的标识
注释: [摘 要]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它与城市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彰显当地文化和形象,具有承载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方位及城市个性化的标识功能。但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雕塑沦为艺术垃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优秀城市雕塑,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文化传承性及审美的连续性的雕塑,已然成为城市和地区的灵魂和象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雕塑,我们对城市才有了强烈的识别感和归属感。
1.城市雕塑的概念
[4]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委员会.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1.
城雕应具备明确的导向性,其存在价值是它在城市中能明确表示所处位置、方向、成为城市方位的坐标轴、代表城市形象等,或是某个区域的参照物。具有标识的城市雕塑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具有显著认知性、标志性,即便是小型社区的微型雕塑,它也能够明确地传递出该区域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特征。以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巴托尔蒂花费10年时间创作的《自由女神像》为例,女神像高46米,她身穿长袍,右手高高擎拿着火炬,象征着她在为追求光明的人们指引道路,她是自由、进取、热情奔放的美利坚人民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的化身,至今她都被人们视为纽约的明灯,它为纽约增加了个性化的识别力,这一典型的城市雕塑成为城市标识的成功案例。
绪 论
③于美成.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0,序三.
城市雕塑是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给城市增添艺术与文化内涵的重要标识。“建筑与雕塑有着难舍的渊源,在古代几乎是同出一辙”①,如古希腊、古罗马城市的石碑、木头路标、城阙,这些早期城市建筑,虽然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城市雕塑,但它们是最醒目、最具有标识性的,它们既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导向牌,又是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的载体。
②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50年[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8:16.
[关键词] 城市雕塑 标识 文化 方位 个性
反观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历经十三朝的古都西安,在这样历史悠久的城市进行雕塑创造,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历史片段的确是一个较为艰难的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片段必须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以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耳熟能详的题材,以此作为城市雕塑创造的文化背景和基础。目前,西安的标识性城雕,如1987年马改户等人创作的大型群雕“丝绸之路”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区域的坐标,因雕塑而知地名,玉祥门外的“张骞出使西域”、大雁塔南广场的“唐玄奘”等给大家印象深刻,都具有较明确的城市空间、方位标识性。现今的这座古城,城市雕塑出现得是越来越多,然而相对优秀的能够起到空间、方位标识的雕塑还很缺乏。
纵观欧洲的城市雕塑作品,这些城市雕塑与其特定宗教、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有文化的厚重感,雕塑里有城市的灵魂。如放置在朗厄里尼海滨公园的雕塑《美人鱼》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据《海的女儿》的故事,于1913年创作而成。当地市民把她看作是哥本哈根市的象征,丹麦人更把她视为是丹麦的标志。埃里克森的创作不是凭空想象,是以自己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为创作灵感来源。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雕塑,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恒温街和橡树街转角处,本来是一件小得不起眼的雕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布鲁塞尔的城市象征,成为世界城市文化史的一支奇葩,布鲁塞尔正因为有《撒尿小孩》的存在,城市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