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深圳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之一。展览面积500平方米,共展出各类野生动物标本1000馀件。这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分为兽类、鸟类和蝴蝶等三类,有些还是世界珍稀品种。该展览向观众介绍野生动物知识,并表达这样一种思想: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与人类友好相处,共同生活时自然规律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人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也终将进入一个与野生动物共生共荣的和谐世界。
西周(约公元前1100~前771)通高41.5厘米、 口径42厘米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团体预约讲解(1)博物馆现场讲解服务接受8人以上团体预约。
主要景点/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老馆)
(4)请留下联络方式,如有变更请提前通知。
(2)团体观众提前一天以上电话预约,告知团体名称、人数、参观时间及参观重点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做好预约登记。
在此次展览中,隋代的张盛墓成为大家关注焦点。隋代的张盛墓共出土各种文物190馀件,其中100多件为器俑,90多件为俑像,装饰题材丰富,写实性较强。其中,展出的90馀件文物,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模型。此外,由于整个墓里面的瓷器全是白瓷器,所以足以说明白瓷在隋代已经开始普及。
40馀件为一级文物
(5)请保持环境卫生,勿在展厅饮食、吸烟、乱丢废弃物。
(3)可直接到博物馆教育推广部进行团体预约。
新馆介绍《古代深圳》
此次展览期间,深圳博物馆工作人员将现场传授拓片技能,市民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碑拓、古币拓片等等用以收藏、观赏。据了解,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这门手艺,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能做到专业水准的更是少之又少。
文物体量、细节吸引观众眼球
邮编:518027
深圳博物馆专门为青少年及低龄儿童设立一个儿童馆,不仅让小朋友有一个玩耍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这种寓教于乐形式,小朋友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丰富。在国外,博物馆开设儿童馆已是常态,但国内不多见。开设儿童馆的创意源于杨耀林馆长的一次考察。杨馆长认为中国家庭,孩子的活动往往主导家庭休闲活动。在博物馆开辟一个让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不仅可以吸引全家人来馆参观,还是普及文博知识,开展青少年文博教育有效手段。馆内游艺项目的设计和明确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负责该场馆工作的民俗组实地考察香港文化博物馆儿童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深圳少年宫等,对各馆游艺项目认真仔细比对揣摩,从小朋友心理出发,经过馆内几次讨论,最终将儿童馆定位为让儿童在游戏玩乐中领略中华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游艺项目设计要讲求趣味性、参与性、知识性,让儿童通过观察、选择、操作、角色扮演和群体合作等方式锻炼身心,让儿童在互动中体验和学习。根据这一定位,民俗组多方寻找设计灵感。“虚拟图书”项目就是受到一次高交会虚拟图书科技项目的启发。“灌溉禾苗”项目源于深圳市何香凝美术馆一次临时展览中《惊动》、《花开花落》作品。为顾及低龄儿童,民俗组寻找动手性强、器具轻便的项目, “过家家”、“小鲁班”等项目应运而生。经过论证,最终从十几个备选游艺项目中选取“改头换面”、“禾苗灌溉”、“汉字演化”、“小舞台”、“过家家”等项目。
信息技术部
馆长办公室
行政财务部
深圳博物馆挂牌成立,5名编制中仅有1名专业人员。没有馆舍,就借用博雅画廊二楼两间房子办公。1983年开始征地,设计馆舍建筑,1984年2月4日动土施工。与此同时,筹备开馆展览,编写陈列大纲,开展文物大征集。就在这十分艰辛的开创阶段,深圳博物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1984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深圳主持召开“全国博物馆支援深圳博物馆座谈会”,许多大馆、老馆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展览或调拨文物。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博物馆以及韶关、肇庆、惠州等博物馆派出业务骨干参加深圳博物馆 “大会战”。
2.三段区段式神人纹镜
开放时间9:30-17:30(17: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诞生背景深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腾飞。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8年底,决定在市民中心辟建32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新馆,将老馆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
(1)衣冠不整谢绝进馆。
照容用具。圆形,扁圆钮。内区纹饰被夹钮的两条平行线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中部为玄武龟座背上竖起华盖,其右为正面端坐神像,神像旁有侧身站立的侍者三人,华盖左边有面向主神躬身站立手持物的侍者六人;中段亮主神头朝钮端,夹钮对置;下段二神身躯后仰作凤舞状,二神中间有“8”形蔓带间隔。外区为12个方枚与12个半圆相间环绕,方枚内各有1字:“圄口明镜口山口口湅三冈”。其外为一周斜线纹和缠枝纹带,素缘。此镜铸造精良,纹饰细腻流畅,是北朝铜镜中的精品。
古代艺术研究部(金石文物研究室、陶瓷文物研究室、书画纺织品文物研究室、自然标本室)
功能规划新馆建筑用地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展览区三层,办公北区五层,办公南区三层。其中中厅面积216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
深圳博物馆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自建馆以来已经出版了《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创业史》、《深圳特区史》、《让历史告诉未来》、《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深圳市博物馆建馆十周年论文集》等专着和《深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南粤客家围》等大型图录,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使深圳博物馆成为了深圳历史和客家文化的重要研究机构。
《近代深圳》是深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展面积330平方米,位于展览大楼4层第3号厅。198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补充,重新设计和布陈,获得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好评。该陈列分为“英国的殖民侵略和新安人民的抗争”、“辛亥前后的新安社会”、“中共宝安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抗日烽火”、“宝安解放”五个部分,展出图片160多张、实物100多件,通过雕塑、油画、壁画等艺术语言与环境烘托,翔实生动地展示了宝安人民对英国殖民割占香港地区的抗争和抗击日本侵略,以及抗日东江纵队在日军的封锁下营救大批文化人等重大历史事件。整个展览资料翔实,色调沉静,给人以震撼的历史感,是观众了解近代深圳人民那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而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
《近代深圳》
教育推广部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同心路6号
连座式样,通高16.7、口径3.5厘米。瓶身精巧,小口、短颈、丰肩、腹至底渐收,浅圈足。瓶座圆唇平折,束颈上有三个小孔,座身有三个花窗式缕空,座底置四小足。瓶身与瓶座可以活动装卸。连座梅瓶始见于宋,是宋代始烧的瓶式之一。元代梅瓶瓶肩较宽,造型较为丰满,不及宋代修长,常作盛酒器。该连座梅瓶胎厚细密,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釉面有冰裂纹。在洁净的釉面上,口沿与瓶身有若干等距的褐色彩斑作装饰。龙泉窑青瓷褐彩连座梅瓶造型古朴,镂雕精细,釉色与褐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为元代龙泉瓷器中的精品。元龙泉窑青瓷品种数量繁多,但象这件既精美又能反映一个时期装饰工艺特点的褐彩连座梅瓶,实不多见。
邮编:518026
2008年7月,新馆四个基本陈列场馆施工和场景搭建基本完成,163个艺术类二次创作项目大样稿完成后转入成品制作,9月底公共区域装修完工,10月底基本完成布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和专有设备采购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