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本土学者表示,打造城市雕塑固然好,但选取什么做原型很重要。黄飞鸿、李小龙等武术名人的鼎鼎大名虽为世人耳熟能详,但他们娱乐性太强,不足以代表佛山文化,不建议建其雕塑。
理由:材质是城雕的要素,可融入陶瓷元素
如何形成“文化标志”,成了论坛讨论的焦点,城市雕塑更成为其中热词。蒋述卓建议:佛山建城市雕塑,打造深入民心的“文化标志工程”,提升文化形象。
木版年画、剪纸、彩灯、陶塑齐齐迎宾,潮乐、汉剧、客家山歌唱响琼花。16日晚,“2012岭南文化艺术节”在佛山琼花大剧院开幕,两周内将举办2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大量优惠票让市民享受盛宴。17日,作为艺术节的一项活动,南风讲坛之“岭南文化传承及发展大家谈”开讲,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蒋述卓、广州市社科院历史学研究所研究员汪叔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教授陈恩围等多名岭南文化研究专家,就如何挖掘、弘扬、提升岭南文化发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教授、青年学者陈恩围指出,在选取雕塑原型时要“三思而后行”,黄飞鸿、李小龙、叶问等本土武术名人,虽然为人津津乐道,但历史渊源短、覆盖领域窄,且已更多地成为武术影视产业的娱乐符号,难以全面代表佛山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底蕴。
尴尬现状
陈恩围坦言:“黄飞鸿等武术名人,是眼下发达的影视产业塑造的英雄人物。我可以断言,这些武术人物终会因时代变迁而‘过气’。建城雕,如果要选取人物原型,必须是要佛山本土养育的,具有文化积淀的大家,如康有为、吴趼人等。”
“城门头事件”让佛山雕塑家们不敢在本土再提城雕,相反,佛山雕塑家在外省及佛山企业里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如今,佛山的城市雕塑创作水平比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滞后,直至目前,佛山仍没有一座具有地标性的城雕。
选何题材,众说纷纭;影视产业塑造的娱乐符号不宜选用
今年7月28日,“国际城市雕塑大展”在佛山开幕。佛山市市长刘悦伦表示,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好的城市雕塑代表一座城市的风格和精神。他直言不讳:没有加入文化元素和充实文化内涵的新城区,包括佛山新城、千灯湖片区、德胜新城、三水新城、西江新城等等,都只是一堆毫无感情、毫无内涵的水泥森林。因此,刘悦伦向在场曾创作广州城市标志《五羊雕塑》、珠海城市标志《珠海渔女》、深圳精神象征《开荒牛》的城雕名将潘鹤,以及黎明、孙振华、殷双喜、吕品昌、陈云岗、李象群等中国顶级雕塑大师们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每人留下一件雕塑艺术精品,放在佛山最重要的地方,使之成为佛山的地标。
不堪回首
在学者们看来,作为岭南文化版图上的重要一块,武术、龙舟、粤剧等均为佛山的文化品牌。但是,遗憾的是,佛山还未有像广州的五羊雕塑、香港的金紫荆雕塑这样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地标。
佛山祖庙前的雕塑《舞草龙》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摄
市长吐槽
理由:佛山是粤剧起源地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