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歌正酣、曲正浓,就像网友说的,在深圳听世界,在深圳唱中国。(南方网邓海建)
寥廓惊艳的异域风情、缠绵婉转的古典乐章、浩荡激越的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天籁之音,活力之城,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带领受众走进美妙的音乐之旅。这是世界的音乐旅程:不同文明语境下的音乐,随着千年丝路的绵延而融会贯通,因着新时代而焕发新生。这是城市的文化之旅: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盛大音乐季是重要的一个抓手、一个环节。
4月15日晚,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指尖浪漫——柴可夫斯基三重奏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
一座城市的音乐梦与文艺范,看似生活情调,实则发展旨归,更是聚拢人心的价值之力。此前,一份特别的“菜单”(《2018年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在深圳人的朋友圈广泛传播,这是深圳在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亦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深圳,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软实力,正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创意活动凝聚起来、扩散开去。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深圳的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正蓄积起磅礴的“深圳力量”。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国家如此,城市亦然。
“春风吹落天上声”,散落人间满鹏城。
一座城市的颜值,在于GDP支撑的硬件;一座城市的气质,在于音乐等文化雕塑的软件。若干年前,梁启超先生就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若把城市人格化,一座喜欢音乐、爱好读书、懂得诗词的城市,大概也“坏”不到哪里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在深圳奏响华美乐章;而今,更多元、更国际化的艺术家与乐团汇聚深圳,唱响文化交流的“世界语言”——“名门风范”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与指挥大师普列特涅夫音乐会、“梅兰竹菊”国乐专场、“深圳骄傲”青年艺术家音乐会、“波斯之恋”伊朗经典民族音乐音乐会、“古今迴响”吴蛮与丝路音乐大师及华阴老腔皮影……“巅峰之作”“丝路之韵”“大国之音”“青春之歌”“世界之声”五大板块轮番登场,各具特色的多国文艺作品为鹏城串联起熠熠生辉的“一带一路”艺术珠链。
一座城市的文化追求和市民的文化自信,彰显于卓尔不凡的音乐“曲高和众”的火爆现实。它是这个城市的律动与诗意,它是这个城市的温度与情怀,大乐必易、雅俗共赏,成为文化名片,令人沉醉大美。往大处说,这是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文化旨趣;往小处说,这是城市政府对市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生动回应。
3月23日晚,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拉开帷幕。在此后的37天里,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16个艺术团体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为观众带来18场富有多元特色的国际精品演出。这是一个城市的音乐狂欢,这是一场融汇中西的音乐盛宴。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