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曼琪表示:“从某程度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当中的微妙细节,比如卷曲的龙眉和自由摆动的鬃毛。
佳士得纽约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资深专家葛曼琪(Margaret Gristina)细鉴这件拥有600年历史的瑰宝如何彰显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长久关系。
青花云龙戏珠纹内暗花龙纹盌
明宣德 青花云龙戏珠纹内暗花龙纹盌 双圈六字楷书款 直径 21 cm. 估价:美元 100,000 - 150,000
其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与妻子阿比‧奥德利奇‧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曾远赴亚洲,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典礼上发表演说。两人的儿子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日后忆述:“父母归来时,带回一系列令我着迷不已的亚洲艺术品……当时母亲刚开始收藏艺术品,这次的旅程对她启发甚深。”
例如,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1917年资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该院现已成为全国顶尖的医学院校。后来,基金会出资复修南京附近的明十三陵,并在1920年代资助周口店北京人(或直立人)遗址的化石挖掘工作。
佳士得纽约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资深专家葛曼琪(Margaret Gristina)
“对鉴赏家而言,此盌是明代上佳瓷器的典范之作。其构图堪称完美,位处上方的云龙画风自由,更成为日后出现在中国瓷器上的皇权标志。”她说。 和他的父母一样,大卫热爱中国艺术,他珍藏的这件明宣德龙纹盌制于1425至1435年,可谓稀世珍品。宣德帝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的10年期间,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青花瓷的兴盛时期。
1921年,小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Jr)和受托人摄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照片由洛克菲勒档案中心(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提供
1863年9月13日,年轻的企业家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在账本中记录了一笔10美元的捐款,款项赠予一家中国慈善机构。对于当时年仅24岁、尚未在石油业大展拳脚的他来说,这是相当可观的金额,可见他自年少时已心怀人道精神。
细鉴盌内可见另外两条云龙,以“暗花”这种特别技巧来呈现,需要将盌拿在光线底下,隐微的图案才会显现出来。另一近乎完全相同的瓷盌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其内部则缀以云彩而非云龙图案。
蓝釉双圈六字楷书款(1426-1435年)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