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王一梅深圳报道:“2015-2016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正在深圳美术馆举行,入选的二百五十件作品是从来自全球七十三个国家与地区的三千七百七十九件作品中筛选出来。该展览于本月七日举行了开幕式。
投稿作品3800件
本届双年展相比较于上届五十四个国家(地区)的二千八百二十五件投稿量上升到七十三个国家与地区的约三千八百件投稿,其中外国画家佔投稿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四,投稿量破纪录,是目前全世界投稿量最大的水彩展览,也是目前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水彩竞赛之一。
本届双年展与上届单一的展览相比较,增加了系列活动,例如来深圳参加开幕仪式的外国艺术家游览深圳与写生,国际著名水彩艺术家琳达─道尔,大卫─泰勒在罗湖美术馆为市民示范水彩画创作等艺术交流活动,逐步向以双年展竞赛展为龙头的综合性“水彩节”过渡,双年展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与丰富。
该展览将至本月二十七日。
有近六十位来自于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一百馀位来自于全国的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来深圳参加开幕式活动,这些艺术家全部是不远千里、万里花费了时间与金钱自费来到深圳,可以从侧面反映了本届双年展的影响力之大。
水彩画界桥樑
图:《穿越百老汇》,约翰—萨而明(美国)
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虽然是地方政府出资举办的公益性大展,但在逐步探索、实践使之逐步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化探索,本届双年展吸引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家个人与机构的社会贊助,其中不乏业内国际知名的企业。
此次展出作品的题材非常多样化──从传统乡村生活和现代拥塞城市生活的矛盾到人对限制空间的复杂感受,比如:家里的内部空间,办公室,城市,地铁,和人的思维。这次画展可以说是影射了我们这个时代。
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评审委员,美国《艺术家杂誌》主编莫琳.布卢姆菲尔德说,二百五十件作品体现了此次画展的规模和活力。它包括了纸上透明水彩和对它的许多改造创新,比如不透明水彩的添加,丙烯颜料在画纸上的层层覆盖,甚至是打磨的处理。而这些创新让水性媒介得到了延伸,让它不仅可以描绘朦胧的题材而且可以刻画精细的事物。
国际水彩画协会(IWS)创始人与前会长江.白克塔西说:“深圳双年展已经可以被看作是最有声誉的现代国际水彩画大展和一座联繫中国和世界水彩画界的桥樑。”美国著名水彩画家约翰.萨尔明说:“这个画展,已经成为众多美国艺术家想要参加展览名单中最想参加的一个。”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