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东】从小到大做了很多刺激的事情,我认为做的最疯狂的做了设计师,因为我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自由地行走的油画家,能够全球行走的油画家。误打误撞的进入了设计行业,从最开始是一种职业,到现在是一种热爱,我想可能的话,一辈子都做设计是很疯狂的事情。
【施旭东】个人参加过很多赛事,也担任过很多赛事的导师、评委,也惊喜的发现设计业的成长。像今年的鹏鼎奖商业空间设计,工装类的我觉得有很多优秀的设计。设计师一种综合能力的呈现,设计师素质不仅需要画图、审美,甚至包括表达、与人交往等,都是很综合的一种人力培养。我希望这类的赛事:第一能给设计师能有更多的奖励,哪怕是优秀奖,能够对他有更多的肯定,第二我希望年轻设计师的成长更快的被社会所认知、被大众接收,增加他们的话语权。年轻设计师的成长需要社会来推动,我希望设计行业更开放、更跨界,能够让社会层面的跟多的人更关注,不仅仅是行业内人的关注。希望给到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或者推广机会。第三我希望未来在评选的时候,设计师真正能够在评委面前述说他们对设计故事的呈现,当然是非常短的时间,让设计师有非常强的总结和整理。
【施旭东】近期有两个项目会呈现出来,一个是讲客家文化的餐饮空间,另外是一个小家居空间,我尝试的是一种非常非常极简的手法、去设计化的家居设计。这种空间不会很惊艳,但是是很有温度的。我希望它是亲和的、温和的、有温度的、润物细无声的。 【中国家具网】你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哪里呢?当您感觉设计没有达到您的要求或者说设计灵感忽隐忽现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来激发灵感乍现? 【中国家具网】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商业诉求和艺术创意,结合点在哪里?
【施旭东】设计师的职业需要非常用心,虽然是小小的设计行业,可是设计对人和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无论是对城市还是对每个个体的“人”,尤其是对人的感觉。设计师创造了空间,人就在这个空间里面行走,无论是内空间还是外空间,都是设计师对空间审美形式的一种展现,反过来空间会影响每个人的审美和内心状态,所以对设计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要非常的有良心,做有良心的设计,不向地球索取太多,希望设计更有可持续性。同时每个设计师特别是年轻设计师,不要为了成就作品或者为了拿奖这个目的,真的用心为这个空间、为人服务,自然而然这个空间就会设计出来。
设计师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我所关注的是任何一个设计师一定要提供很美的作品出来,才会让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产生触动和启迪。可是撇开审美来讲,我更多关注的是人的感知,我提出来一个理念叫六感空间设计,除了人的最基本五大感知之外,我强调是空间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触动,我把它叫做空间的气质。因为人进入不同的空间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世界,或者是潜意识会有一种感觉,感觉这个空间是什么气质、是什么精神,空间的气质和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所以我提出来所有的设计我关注的是人的六感。环艺设计、园林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其实都是为人的六感服务的。
【施旭东】通过不断的参加比赛,去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哪里,更多的可以和同行交流,所以每一次大赛我都觉得很珍惜的。说起AndrewMartin InternationalAward这个奖项,我有四个作品入选,其中给我最重要的印象是评委的评价,评委提到 “在作品里看到了东方的元素,虽然有中国的元素在里面,可是并不是把最古老的中国直接呈现,而是能够重新组织,用当代的审美形式来达到中国的味道。“这个评论让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
“鹏鼎奖起源”: “沿海所城,大鹏为最”,深圳别名鹏城,亦如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王权的象征”。被赋予“显赫”、“尊贵不凡”、“盛大”等隐申意义。大赛以”鹏鼎“为名,象征在深圳这座设计之都中选出的顶尖超凡设计作品,更是赋予希翼美好之意。
【中国家具网】现在流行行业之间跨界,比如空间设计师会跨界做些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师跨界到软装空间,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呢?
设计师要留白,腾出很多时间和空间给自己,不是在画图而是在行走。中国很大,地域文化和当地民俗各不相同,甚至人的性格对空间尺度的喜好都不一样。比如说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他们对空间尺度感完全不同,因为阳光日照、湿度都不同,所以行走很重要。除了在国内行走,我希望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应该是国际化的,要不断地去欧洲、北美等国外各个不同国家去行走、去学习,能够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所以我对很多国内外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城市和地方我都很喜欢,国外那些设计相对发达的地方我都已经行走过了。
施旭东,唐玛(上海)国际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现代东方的倡导者,一直在践行对东方文化的责任与情怀,为东方文明的传承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从业二十余年,一直保持着一颗匠心,坚持从传统的东方文明中提炼出它的内涵,用现代的审美方式来表达它的时尚。作为2017中国空间设计大赛“鹏鼎奖”评委中的一员, 他认为他做的最疯狂的事情就是从事设计行业,设计应该为人的六感服务,设计是无界的,做有良心的设计,设计师需要生活积累和不断的学习。
【施旭东】 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一直在所谓的“跨界“。我跟很多欧洲设计师,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的一些设计师交流,我们认为设计是没有界限的,只是现在人为的设了界限,在我看来设计是无界的。我的父亲原来是同济大学的建筑师,我小的时候比较叛逆,不喜欢数学,不太想走父亲的路线,我特别喜欢油画,想去当一名画家,我的梦想就是去世界各地画油画,结果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设计师。在我的设计生涯里面,从美院出来跟着父亲学了六年的建设设计,也自学过设计心理学和产品设计,对我的设计经历有很大帮助,我认为设计是无界的。我也有做中小型的、有主题的、定制个性需求的建筑设计项目,从一块空地开始,从规划到建筑延伸到室内软装甚至到产品,最近我做的一个项目正在策划阶段,才开始建建筑模式。这个空间我把它定义为漆空间。中国的大漆艺术源远流长,虽然说后来日本的漆艺工艺更加精致,但是大漆在中国的历史是很久远的。福建是大漆最重要的基地之一,那里面成长着非常多的全球著名大漆艺术家,在台湾有很多出名的福建籍大漆艺术家,因为我也是在福建成长的,基于这种土壤,我想做一个关于漆艺的主题空间,我希望从建筑设计到空间到漆家具,都可以融合到一起,我在里面除了会用很多漆艺艺术品、和漆艺艺术家合作之外,我还会自己设计很多漆艺的家具,呈现在这个空间里面,其实设计都是相通的。
大赛宗旨:以促进建筑装饰行业室内设计的和谐快速发展为宗旨,以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为平台,给具有优秀设计能力、专业水平及良好职业道德的设计师予以肯定,并通过大赛中的宣传推广,扩大设计师个人及团体的公众认知度,同时在大赛中促进设计师及设计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开阔眼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使其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桥梁。
【中国家具网】最近有没有新的作品可以和我们分享?
【中国家具网】请问您认为设计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对于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