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们分别来自中国各地的美术爱好者和职业画家,但多数是青年农民。他们走出田地在这里重叠的油画订单中,谋求着生存与艺术梦想的双重实现。在一张张油画布上临摹出人类最神圣艺术复制品,把塔尖人群欣赏的高尚艺术,通过自己的劳动,普及到了一般百姓的家中。
赵小勇,来自江西省农村的画工,他从1996年开始专门临摹梵高的作品,他和妻子、弟弟妹妹一起租用了两层楼做画室,9年时间画了8万幅梵高的作品,销往世界各地。
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工作于3月20日至24日在深圳市举行。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永恒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此次大赛共设8类16项大奖。每个奖项分设金银铜奖各一以及五个优秀奖,此外还设有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一名。
到2005年10月, 大芬村拥有画家和画工8000名,大芬油画创造了占领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油画市场的奇迹。梵高、毕加索、莫奈、达芬奇、拉斐尔等经典名作,在这里流水线般的批量生产,销往世界各地。
这个由画家、画工、画商、油画产品等产业组成的产业锁链,每小时都在增加着新的锁扣,神奇般地往前推进着,幅射世界每一个角落。
大芬村油画最早起源于1986年。当时,一位香港画家看好这里的地理交通,从香港和欧美接订单,在大芬村创办了第一个油画工厂。由于画作价格低廉,很快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油画工厂也快速发展成近千家,并形成与油画相关的产业链。
大赛所有评选工作已于今日上午完毕,各大奖项花落各家。图为文化及艺术新闻组图类金奖:中国大芬油画村。(华赛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