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每个移民来深圳,都怀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移民一个必然的精神诉求,从自己的家乡来到深圳扎根下来,在这里追梦筑梦。大量移民涌入深圳,带来了新鲜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的流动,是深圳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根据。深圳,是一个让人发奋的地方,她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她满足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她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人文环境,她所涌动的市场经济大潮,都决定了这是一个让人们可以做梦并且终将梦想成真的地方。当时我们来深圳,就是因为一个文化梦。当时,深圳的改革开放风生水起,一系列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观念包括“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经产生并风靡全国,我们期待着深圳的一种新风、一种制度、一种憧憬、一种精神可以传播到全国。一路走来,我在深圳的25年都在做文化的事,在2010年特区成立30周年时,深圳评选出“深圳十大观念”并走向全国,正印证了我的这种追求。
记者:深圳才30多岁,却有很多举办多年的文化品牌活动。有专家这样归纳:深圳举办了14届的读书月是“求真”,举办了11届的关爱行动是“向善”,深圳创建“设计之都”、举办了9届的“创意十二月”是“崇美”,概而论之就是“真善美”兼具,您怎么看?
记者:最近,您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文化——尤其是阅读,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理解呢?
记者:深圳现在有一个广受瞩目的亮点就是《人文颂》。去年9月21日,在“世界和平日”当晚,《人文颂》专场音乐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奏响。深圳为何会用7年来打造一部作品?
记者:对于深圳文化的未来,您怀着怎样的期许?
记者:深圳文化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并非尽善尽美,您觉得短板在哪里,如何推进?
“奖章和荣誉属于全体深圳人,属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王京生表示,“正是他们,在这座年轻的城市创造了文化发展奇迹。10年来,深圳坚定推行‘文化立市’战略,让这座城市成为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正是深圳人在文化与全民阅读中高贵的坚持,让深圳的文化可以和经济一样崛起。现在,深圳人正从文化和阅读上汲取力量,为自己的梦想,也是为中国梦打拼。”
对于城市而言,阅读是城市前行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读书月活动高度重视,王荣书记、许勤市长和读书月总顾问、市老领导李灏、厉有为、李海东多次出席读书月活动,王荣书记近年来更是亲自向市民推荐《深圳十大观念》、《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深圳梦》等书。读书月的举办,表达了一座城市不急功近利的远大抱负,是深圳自觉地追求文化,积极地崇尚知识,在面向未来时做出的一个前瞻性、战略性选择。全民阅读的蓬勃发展,点燃市民的创意激情,涵养城市的创新源泉,提升市民的公民素养,雕塑城市的精神气质,成为推动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深圳文化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力求想在前面、走在前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深圳的一些文化发展模式与探索,比如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模式等,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这就是一种终极价值的体现。今年,“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进了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对于已经开展14年全民阅读的深圳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激励,相信深圳经验与探索可以对全国的全民阅读有所启示。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