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时,深圳市民网友和专家学者共同推选“深圳十大观念”。“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这两条与读书月有着深厚渊源的观念入选。
这并非王荣书记第一次荐书,去年读书月,他推荐的是《深圳梦——100个深圳人的成长史》,此前,他还推荐了《深圳十大观念》等书。
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对个人而言,阅读可以提高修养,提炼智慧;对一座城市而言,阅读则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台阶,是塑造城市精神的基石。
当然,读书月要致敬的,不只大家。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这是创意驱动的拾级而上,更是通往高尚路上的一路同行
“市民的读书热情和求知渴望,引发了我们的深深思索——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应该在市民阅读行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也许,举办专门的读书活动,正是一条绝佳路径。”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现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回忆读书月的创办时说,“当时,媒体的声音出来了,市政协委员刘楚材的提案上来了,与我们的设想不谋而合。”
一座只有30多年建城史的年轻城市,15年来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民阅读;一座因发展速度闻名于世的经济特区,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这样的“文化院落”,让城市CBD有了新的解读——B也可以解读为Book即“书”。
一组数字,可以读懂深圳人与书的情感——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24年位列全国第一;深圳人2013年进馆2710万人次,常住人口平均一年进馆两次以上;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2823万册,人均藏量2.25册;深圳拥有公共图书馆640个,自助图书馆200台……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在15年时光里,读书月不断为城市累积文化能量、优化人文环境,有血有肉的文化深圳展示出无尽活力。
商潮不掩读书声。每年一个月的读书月如同发电机,不断为城市的读书热情添薪加火。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