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和业主共同承担,其中财政投入部分按市、区3∶7分担,市财政配套经费按比例切块下拨给各区,由各区统筹安排使用,相关的审计工作也由各区负责。2010年春节前需完成的任务,涉及工程项目按照简易程序办理。
建筑立面刷新的范围包括:特区内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特区外各区、街道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全市主要高、快速路及轨道交通(包括清平快速路、水官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107和205国道、广深铁路等)沿线的建筑。
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局和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市城管局负责建成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儿童乐园、梅林山公园、布心山公园、红岗公园、梅林公园七彩梅林区等7个新公园;以主题文化特征为目标,改造提升中心公园(结合水环境优化)、莲花山公园(以市花簕杜鹃为主题)、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仙湖植物园(植物研究与特色景区)、东湖公园(以菊花为主题)、人民公园(以月季花为主题)、大沙河公园、荔枝公园、梅林公园(以七彩植物为主题)等园内景观。
各重要节点的花卉布置方案须由市城管局会同规划国土委、人居环境委等部门组织专家组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罗湖区人民政府负责新建3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5个社区公园;南山区人民政府负责建成小南山公园、兴海公园,新建5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荔林公园(二期)、石鼓山公园、内湖公园、松坪山公园、月亮湾公园和10个社区公园;盐田区人民政府负责新建1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大梅沙海滨公园、东和公园和5个社区公园;宝安区人民政府负责建成平峦山公园、铁仔山公园,新建10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龙华公园;龙岗区人民政府负责建成大运自然公园、红花岭革命纪念公园,改造提升南澳海滨广场公园、横岗人民公园、龙潭公园、龙城公园、龙城广场和10个社区公园;光明新区管委会负责建成田寮公园,新建2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2个社区公园;坪山新区管委会负责新建6个社区公园,改造提升聚龙山公园(二期)、燕子岭公园(二期)、坪山中心公园、坑梓中心公园。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行动。研究制定深圳市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技术指引,指导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出台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依法要求各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定期开展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将此项工作纳入法定化、常态化轨道。
2009年11月底前,市城管局负责推荐大运会用花品种,编制大运会用花标准及花卉布置技术导则,制定大运会花卉布置纲要。
此项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委负责,2011年7月底前完成。
成立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指挥部,王荣代市长担任总指挥,吕锐锋副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张思平、李铭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各区区长、新区管委会主任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人居环境委、交通运输委、公安局、监察局、审计局、住房建设局、水务局、城管局、口岸办、法制办、工务署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吴子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城管局、监察局和交通运输委分管副局长(副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工作,负责对本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月向指挥部汇报督查结果。对提前和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实施责任倒查,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责成该单位向市政府做出书面说明。各区、各有关部门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的情况列入2010、2011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通过建立督查制度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视察和报道,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要相应成立行动指挥部和办公室,区长(主任)担任指挥长,分管副区长(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
2009年11月底前,市城管局起草深圳市街道家具管理规定(草案)并送市法制办审查,2010年春节前发布实施。
罗湖、文锦渡、沙头角、皇岗口岸整治工作已由辖区人民政府完成申请立项工作,后续工作移交市工务署组织实施,市口岸办、城管局配合;福田口岸整治工作由市工务署负责申请立项并组织实施,市口岸办、城管局配合。
4.采购清洗扫路车等应急设备和大运会举办期间场馆周边环卫作业应急服务,提高环境卫生作业应急处理能力。
此项工作由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2011年7月底前完成。
2.对深圳机场和蛇口客运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重点是拆除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招牌,刷新建筑立面,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在分析全市绿化布局和景观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大运会期间主要人流路线及运动场馆分布情况,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道路绿化改造行动。
4.在主干道沿线和比赛场馆周围对条件允许的物业进行屋顶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各区负责建设1-2个绿化示范点。同时通过开展评比、奖励等活动,积极发动、鼓励和引导业主开展阳台绿化、窗台挂花和屋顶绿化。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