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范建华 通讯员 朱晨然
大芬不仅是布吉、龙岗乃至深圳的大芬,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道非常靓丽的名片。所以我觉得研究大芬的发展,不是站在地方、区府的角度,而是要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全局来帮助大芬出谋划策。
●让艺术与资本对接实施大芬品牌资本运营
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这次来大芬村给我非常强烈的印象是,大芬村很淡定、很从容、很自信。大芬村这10年的发展给中国文化发展提供的经验是什么?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的国家,大芬村是否完成了这样的转型?如果说它已经完成了这样的转型,那么它的推动力是什么?
我建议要加紧进行大芬LOGO品牌建设,形成大芬油画符号标签,并以油画为主,延伸产业链,延长业态,吸纳时尚的东西,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等先进科技手段来发展大芬。
人才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建议把广州美院或者其他地方美院合作在深圳大芬举办一所艺术类的院校。在商业模式上,可考虑组建一家公司来做全国品牌资本运营,或者与中华文化促进会合作,成为他们的成员单位,因为深圳不缺资本,而是缺少艺术产业的对接。
王永章(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执行主席):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第二次专家委员会会议,放在大芬油画村召开,就是要集大家之智为大芬今后十年的发展建言献策。
●破解产业单一困局拓宽艺术空间
李向民(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大芬村应该是产业集聚的加工基地,我不太赞成将大批画工留在这里进行工艺品加工,因价值非常低,将来留在大芬村的应是带有创意内容的生产创作,另外是与营销、物流、网络相对接、相关联的东西留在大芬村。大芬村有十几个中国美协会员,足够以他们为核心,打造更高艺术品位层面的群落,带动大芬村艺术产业的升级,通过推进艺术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造就原创加贸易的新型大芬村。
齐永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我感觉大芬仍然处于一个双轨发展的轨道上,单一地复制低端产业向创意创造发展。在转型中,是不是应该提出由原来的经济价值向艺术价值跃升的目标,创造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我觉得这样才能破解大芬现在空间不足的困境。
迄今,大芬村的发展历程大概经历了以下四步走:即自发发展阶段(1989~1998年);政府推动阶段(1999~2003年);跨越发展阶段(2004~2008年);转型升级阶段(2009~2013年)。期间大芬油画村发展历程中最为关键的十年当属2004年~2014年。
后大芬时代该如何多元化发展?
●只要产业在大芬新老村民就会继续受益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地方都是从艺术园区,慢慢地转变成时尚消费园区。我看到的大芬好像没走这条路,没有成为一个时尚的消费热点,依然是它的油画创作和生产。深圳是如何避免创意产业园区走向时尚消费的险境?大芬村是如何做到避免从油画生产基地滑向时尚消费街区的险境的?值得好好总结。时尚消费的东西进来了,它的价值功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把大芬电子商务做成全国艺术品的平台
大芬的环境、管理、店面发展得非常快。来到大芬,大家非常激动,按捺不住内心采购油画的欲望。这次这么多专家从文化产业专家的角度看大芬,我估计尚属第一次,而且都是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专家,他们见多识广。
●构建大芬电商平台吸纳新时尚元素
十年大芬,大芬走向世界,世界走向大芬。后大芬时代,大芬往何处去?针对大芬油画村当前发展所遇到的空间、市场、业态、人才等问题,12月28日,在龙岗区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布吉街道召开了“大芬十年”发展专家座谈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执行主席王永章,上海交大等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大芬产业协会、美术协会主席等业界人士,莅会破解大芬发展难题,共同为大芬的未来发展把脉,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