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而最让她欣慰的是,她所传递出的爱意,也由这些孩子们扩散至四面八方。当得知其中的几个孩子决定去支教,有的还做起了幼教工作时,高金素梅说她看到了最珍贵的延续和传承。
高金素梅: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我就做出了承诺:“我一定每年来看大家。”那时他们都很生涩。之后我再过来,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们的性格越发活泼了,在微信群中,大家还会经常开玩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站在特殊的节点回顾过去10年,与孩子们相处过程中,您感受到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对话高金素梅
邀请受助学生到台湾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
最不愿看到孩子为自己破费的高金素梅,当接过孩子递上的母亲节纪念品时,心疼又欣喜。她转头告诉记者,“你问我什么最感动?这些就是我最感动的。”
原标题:台湾妈妈和她二十个北川孩子的十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这10年当中,您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当然对于高妈妈来讲,也并不期待孩子在社会必须作出非凡的成就。“在和我们的微信群里,也总有伙伴交流交流课业的问题。其实我们都很怕,怕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让她失望。”立志和高妈妈一样,能够去清华大学深造的刘仁杰告诉记者。“但她也总是安慰我们,未来不是以成绩作为导向的,而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画面中,高妈妈的拥抱里,身穿鲜艳泰雅族服装的大家绽放出笑容。“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却因为大家的存在而并未感到陌生。”同样对此行难忘的还有景凯抡,他说正是因为高妈妈的陪伴和鼓励,他去过了从未去过的远方,而不再是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里。
十年过去,那年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男孩,一下子长成了高过妈妈的追风少年。那年哭哭啼啼满眼惊恐的女孩,也变得能歌善舞还走入了新的家庭。同时,高金素梅也拥有了新的身份:奶奶。
那年的台湾行,大家还跟着一位泰雅族的小姐姐,学会了一首当地的民歌。重逢的现场,在高金素梅的带领下,孩子们也重新唱起,那首表达欢迎远方客人到来的欢歌。细腻又浓厚的热情,踏着跳跃的节拍,这群羌族孩子用些许不太标准的泰雅语,唱出了属于她们的家庭回忆。
12日下午7时许,回家的车缓缓驶入新北川县城。整洁的路面,热闹的集市,拥簇的繁华……市井的烟火气里,渲染着新的生机。
在北川县与受助学生一同包饺子并开展联谊活动;
孩子们眼中,这个穿着黑色上衣紧身牛仔裤的女子,依然保留着十年前初见时的容颜,活力和温柔。她拉起孩子们的手,挨个地询问起状况,甚至准确地点出各自的喜好。“你怎么长得这么高啊?”“你还说那种‘外星语’吗?”“干了有关小孩子的工作,一切都还顺利吗?”同时,骄傲的母亲也不忘和旁人介绍和“炫耀”自己的子女。“这个是我的大女儿,二十个孩子里的大姐姐。”“你们看,我这个儿子可是要考清华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晨罗田怡雷远东摄影雷远东
2010
2013
一本相册
2008
每次见面,孩子们都给高金素梅准备了不少小惊喜。自家酿的蜂蜜,十年点滴汇集的相册,和妈妈同框的纪念照,为妈妈亲自串的手链……17岁的景凯抡说,想给高妈妈最实用也最用心的礼物。
2014
歌声之后,这个大家族里的大姐姐张森焱,猛地抬头想止住快要涌出眼眶的泪。“你现在也是一个妈妈了,估计也明白了做母亲的意义的责任。”高金素梅一把拉过了张森焱,揽着她安慰着。
车刚停在聚会地点门口,等候多时的孩子们便一拥而上,一个接一个地向快一年未见的高妈妈送上拥抱。
高金素梅: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勇气。很少会有人在他们这样的年纪经历这样刻骨铭心的事件。就像我,我的人生磨难是在30岁,而他们却是在十几岁就经历了人生最大的逆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勇敢成长,勇敢面对,我还有什么逆境是不能迈过的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人物名片:台湾“妈妈”高金素梅,原名金素梅,女,1965年出生于台湾。演员,歌手,主持人。
一种期待
晚霞洒满了回家的路。高金素梅一直刷新着和孩子们的微信群。“等着您”,是男孩女孩们一年一度的召唤。
幽幽阿里山,绵绵安昌江。尽管相隔近两千公里,数字并不能丈量人心的距离。
相聚时间线:
2016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