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24 15:45:31
油画浓墨重彩“染”透大芬
南方网讯 4平方公里,320口人,一个弹丸之地的小村落。1.5万多名外来工、国内20几个省市的1000多名画匠,却涌来这里,建起了500多间家庭作坊式画室。这里的男女老少,侃起油画就像话家常。
这就是大芬,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边缘自然村,国内外小有名气的“油画村”。
大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入村口便映入眼帘的那幅五层楼高的“自画像”:画坊林立,画商云集,来往村民怡然自乐……村长说,这是几年后的大芬。
据说,“油画村”最早形成于1991年。1988年,一位名叫黄江的香港人带着十几名画工来大芬租了一间民房,开始艰难的创业。三年后,大芬已小有名气,南来北往的客商、画工纷纷慕名而至。邬志坚村长说,现在大芬已有100多家公司企业,每年创作的大批油画远销欧美,生意做得很旺。
在“油画一条街”,记者碰巧走进了当年与黄江一起来大芬创业的画匠许先生的画铺。许毕业于湛江艺术学院,来大芬已有14年,跟着黄江画了10年画,现在自己在村里经营两家铺面,妻子做助手。在许的店里,记者看到了一幅没有完成的“东方日出图”,许的妻子说,画这样一幅画要一周多,可卖五六百元。据悉,目前像许这样从专业学院毕业的画工,在大芬已有几百人。
邬村长告诉记者,大芬户均有2栋楼房,多的有五六栋,其中80%租给了画匠,房租是大芬人的主要收入。邬村长说,今年村里已投资400多万元整饰“油画一条街”,改善投资环境。来大芬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仅去年就有40多家铺面落户。村里正准备搞一个专业培训班,请专家教授来为画工们讲学,让“油画村”的油画更上档次。
油画富了大芬人,也给老实巴交的农民悄悄“洗了脑”。现在大芬村几乎家家都配上了电脑、钢琴,有的还给孩子专门配备了画室、画具。在龙岗,油画成了大芬的代名。很难想象,这里十年前还是个闭塞落后的小村落。
在大芬,时时能感觉到一种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街上走的,楼上楼下住的,不是画工就是画家,怎么会不受感染呢?”大芬有个目标,就是继北京、厦门之后,坐上全国油画产业基地的第三把交椅。(编辑:李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