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耀川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有一年诺基亚出了6150,老板将新品买回来后就请电子专业人员把产品拆了,把最主要的功能留下,然后请一些小老板们按他们的样子重新制造出来。这款手机卖得很火,刘耀川称“从来没见过”,基本要靠熟人预订才能买到,而批发到内地要等上一个月才能出货。
2009年最后一天,深圳大规模退保。
2010年之后,深圳养老保险就不可再退保。随后深圳医保个人账户也不能再退,只能转保。养老保险不能退保,是因为国家实行新的养老保险转移新政。深圳有1000多万人口,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有六七百万,因此每年年底出现的退保高峰曾是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独有特色。
深圳打造创客之城,真正在官方场合被提及,也不过两年时间。两年时间里,创客们在深圳遇到了最好的土壤。深圳市大力支持创客发展的白皮书在今年6月份的国际创客周开幕式当天正式出台,未来三年将把深圳打造成国际创客中心。在国际创客周的开幕式上,深圳市政府向创客代表发放了首批“科技创新券”,该券可用于向政府指定的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相应的科技服务。截至6月底,深圳创客数量达到1万余名,各种创客空间达到107个。
深圳35周年策划之关键词在李灏看来,拓荒牛精神是深圳的特色,深圳早期发展非常艰苦,当时没有人才,没有物质,是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发展起来的,但这是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都会遇到的问题,还不是拓荒牛精神的全部。拓荒牛还要体现在做事有创新性,在制度上和改革上做文章,开创出一条路子来,作出示范作用,这才是拓荒牛的特色。
2008年“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刘耀川尝试在店里卖从香港进货来的美素奶粉,基本上是一上架当天就卖清。水客吃批发价送到店里,而他们就吃汇率价。
特区35年来,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敢闯敢试、艰苦创业,创造了深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这其中催生大量深圳特区独有的新生事物,代表一个个时代,成为深圳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的代表着深圳过去的发展,有的已经因过时而被抛弃,有的则因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延续至今天。比如渔村村民、中小巴、退保,这些关键词曾是深圳特区独有特色,但因历史使命的结束而退出。再比如二线关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词,在历经30多年后终因不合时宜宣告终结。而城中村、房价、水客山寨,这样的关键词,因各式原因仍具强大生命力将继续存在。
最新进展
深圳市社保局党委副书记杜斌仍记得,2009年最后一天,近两万名参保人涌向社保个人服务中心和各区的社保服务站,退保人数创深圳历史新高。往年单日退保人数最多也就是3000人左右。当天,深圳市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加班至很晚。
市民李先生:
面对深圳经济特区快速发展,深圳社区股份经济的后续发展乏力,监管也存在隐忧,急需全市统筹推进,放在全市“一盘棋”通盘考虑下给予指导。
总理到访的柴火创客空间,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但在这8个月来,每天来访的参观者远远超出这个空间的承载量。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说,再过不久,柴火创客空间的新址将投入使用,位于华侨城的原址将保留参观功能,让创客文化得到更好传播。
为了维护粤港稳定,1983年12月,一条蜿蜒百里、俗称“二线”的特区管理线和担负管理任务的广东边防总队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诞生。最初,只设置有布吉、南头、沙湾、白芒、盐田坳、背仔角6个检查站,此后发展到17个检查站。1985年起,许多前往深圳的内地人必经这一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居民身份证通过。
新世纪山寨手机横行,以及2008年“毒奶粉”事件后的带货水客。
2011年,潘昊创立柴火创客空间。在这里,“创客”和准“创客”们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四川人潘昊用“折腾”和“得瑟”形容创客性格,两者分别代表创造和分享。潘昊觉得,虽然是公益团体,但他希望柴火空间的创客平台能更容易被复制,因为他希望让更多的创客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创造东西,并且分享各自的作品。一个容易被复制的创客空间,将有助于其他企业成立各自的创客空间,为更多的创客提供创造和分享的平台。
回顾过去
2010年前深圳每年年底都会现出退保高峰,2010年初起,深圳不再退保,只能转保。
深圳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也是贯穿深圳35年特区发展的关键词。经过35年的改革发展,深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走上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以创新为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
基层治理
国际化
2015
深圳市人居委大气办副处长谭清良于2003年来到深圳,在他的印象中,“深圳蓝”得来不易。2004年、2005年间,深圳很少能见到纯净的蓝天。根据当时的气象数据,2004年,深圳的灰霾天数达到187天,意味着全年超过一半的时间见不到蓝天。而根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从2004年的187天到2014年的68天,深圳灰霾天数连续十年锐减。
观照现在
在深圳特区未来征程中,更多的事物则因内在可持续的力量,及代表新兴的力量,被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比如,深圳速度、改革基因、义工,这些关键词代表着特区发展中效率、奉献等特区精神,他们曾在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抹去的重要作用,其内在精神特质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在未来发展仍需继续和发扬。而前海、创客、深圳质量、深圳蓝,基层治理,这些新兴的关键词,代表着深圳的未来,前进的方向,是需要探索和不断努力的。
2010
201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以质取胜”新理念和“深圳质量”新标杆,深圳从“速度”向“质量”跨越。
2015年6月4日,深圳全面启动二线关口车检通道查验设施拆除工作。
2010年10月,《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出台,首次提出要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曾认为,如果说,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曾经创造了“深圳速度”,引领和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那么今天,深圳更要带头倡导和践行“质量引领”的理念,率先打造“深圳质量”,继续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特区应有的贡献。
人物访谈
2011
大运会之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大气污染治理,深圳在工业大气污染防治上下了很大功夫。“大运蓝”逐渐成为深圳的常态。如今,“大运蓝”已被“深圳蓝”所替代。
2011年至今,以大运会举办为分界线,“深圳蓝”已成为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名片。今年8月17日,环保部发布7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第10,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唯一进入前十的城市。
刘耀川是1996年来深圳的,那时他堂哥在华强北开了个门面,专卖电子产品,什么好卖就卖什么。他在那里做店员。记得当时索尼出了新款D ISCM A N,银白色的好漂亮,每天都有人来问有没有行货。其实那时就有水客每天带货来深圳,但是量很少,基本就是几部,很快就被分光。华强北有些老板觉得这是个商机,就找人专门定期去香港搜罗一些最新最好卖的电子产品,例如B B机、汽车电子锁、手机、游戏机等。
11-16版统筹:
《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2014年8月正式出台,“深圳质量”以立法形式成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核心。今年7月底,首个反映“深圳质量”建设情况的深圳质量指数(I期)测评分析报告完成,报告以定量的指标较客观地反映区域质量总体水平,为深圳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用指数的形式反映各行各业的质量水平在全国是一种创新性举措,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直到2003年5月28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决定对深圳、珠海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和粤港、粤澳边界管理线(俗称“一线”)的边防管理工作进行重大改革,内地居民前往深圳、珠海特区凭身份证直接申办1年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俗称边防证),取消介绍信等手续。2005年1月开始,办证费用取消,边防证自此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二线关的管理也趋于放松。
从一个小渔村变身为国际化大都市,靠的就是一种拓荒牛精神,依靠着拓荒牛精神,深圳从一穷二白取得了今天的变化。未来再次起飞,依然需要拓荒牛精神。
城中村
2015年6月深圳国际创客周举办。
那时水客带货来深圳,货到就被分光
如今“创客”成为一个热词,吴颂球说,渔民村人也希望跟上创客发展,改变如今困扰城中村仅靠物业收租的发展困境。如今渔民村在新疆发展了戈宝麻等健康产业,“渔民村人很有危机感,几代国家领导人都来过,要是发展不好,对不起小平同志的鼓励”。
2006年,深圳市政府决定,目前运营的915辆中小巴将于同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特区。
1990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10年,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起的使命,如今现代化建设水平日益提高。
罗湖区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颂球:
吴颂球是土生土长的渔民村人,今年48岁,见证了渔民改革开放之后的全过程。如今他已是罗湖区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渔丰物业公司总经理。
2004年,深圳成为没有农村的城市,村民摇身变为居民。渔民村的村民们也没有裹足不前。吴颂球介绍,如今村民追求的不只是吃和住,而是要让自己的后代受到更高的文化教育。他们还渴望让后代到国外去读书和旅游,借此开阔眼界,“村民们都舍得花钱给自己,如今年轻人基本都读大学了,不会去省这个钱”。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
持续时间段
深圳市人居委大气办副处长谭清良:
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工作站600多个,社区居委会800多个。各社区辖区范围和人口数差别较大,影响资源合理配置。按《深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原特区外将增加14个街道,其中宝安区增加9个(含在光明新区范围内的2个,在龙华新区范围内的2个),龙岗区增加5个(含在坪山新区范围内的2个)。目前,龙华新区两个街道已新增完毕。
2006
渔民村人也希望跟上创客发展
基层治理缩短原特区内外差距
位于深南东路的深圳市委门口竖立着一尊拓荒牛的雕像,是深圳的一个标志。拓荒牛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以此为切入点,原来南头半岛的印染厂全部关门搬走,木材厂也由政府赔偿后搬走。这次大气污染治理,在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获得了很大成功。2011年,深圳灰霾天数降到112天。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