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刘颖 李亚坤 易海军 陈勇坚 谢秀鎏 郭锐川 陈熊海 米燕 林燕德 贺达源 张小玲
李灏说,展望未来,深圳特区将在建设创新城市、法治城市、文化城市、宜居城市等方面,贯彻党中央十八大精神和深圳市委精神,继续前进,不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特区的一个老兵,会奋勇向前,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2013年,深圳获评成为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新的名片。
深圳人张育彪:
持续时间段 自农城化之后一直存在至今。
当时外商来投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边防证
1983年至2015年。
1980
在取消中小巴之后,深圳交通部门及运输企业陆续推出旨在方便市民微循环出行的支线巴士,其定位主要为城市次支路网提供沿途集散服务,同时为轨道、快线、干线等上层次公交线网提供客流接驳服务。
深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的问题其实比较复杂。在市民陈冰看来,深圳这些年发展中,基层治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缩短原特区内外的差距。十多年前的坂田如同内地小城镇一般脏乱差,配套极其落后,房价也只有四五千元一平方米。
李灏表示,深圳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实践的试验田和先行者,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深圳要走在前面,现在还是这样,要对非特区的地方有参考和推动作用,为内地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假如只是自己发展了,没有起到模范作用,深圳特区就不算特区了。
90年代中期
2015年1月,新年开工后的第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年首个地方考察,到访深圳后的第一站,是深圳创客聚集地“柴火创客空间”。总理的到访,为创客热潮添了一把火。
深圳蓝
深圳市社保局党委副书记杜斌:
时任市质量强市办主任徐友军:
2015
“折腾”和“得瑟”是创客性格
35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创新”等先锋词汇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独有的城市标签。35年间,深圳特区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事物,这些关键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深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理应被铭记,以及带来更多的思考。
“渔村村民”这个称呼,在刚刚改革开放时,是对深圳人的一种真实描述。如今,深圳人早已告别了村民的身份,但是很多年轻人还是喜欢以“渔村村民”自称。
水客 山寨
深圳新近公布要选派66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意味着年初公布的《深圳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迈出实质性的大动作。
深圳市委原书记李灏:
城中村不会从深圳彻底消失
当年奖励自己,一周坐一次404去逛
曾经做过华强北电子产品店店员、现在自己开了一家港货店的刘耀川觉得,很多人觉得山寨不好,但是在特殊期间它为很多人解决了生计问题。他觉得一个城市的发展还是得靠创造,而不是模仿,他比较看好现在各种创客空间。
时任市质量强市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介绍,201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以质取胜”新理念和“深圳质量”新标杆,深圳从“速度”向“质量”跨越。“对于这句话的解读是开放式解读,不是唯一解读,也不是法定解读。”徐友军认为,就市质量强市办的解读而言,“质量成就未来”,阐述了质量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揭示了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了社会各界共同的价值追求。
2009年最后一天,近两万人退保
深圳市委门口,屹立着象征着老一辈深圳建设者的拓荒牛精神的孺子牛雕塑。南都记者 胡可 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
1995年,深圳提出未来要成为社会主义国际化城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先行区,如今深圳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创客,指不以营利为目标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2014年以前,这一概念对国人而言还有些陌生,潘昊创办的矽递科技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前三的开源硬件制造商,他们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IT领域的创客。
中小巴
身为全国第一个万元户村,渔民村名声在外。吴颂球还记得,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村里人都住上了小洋楼,家里的洗衣机等各种电器非常齐全。尽管已经十分富足,但是渔民村人并没有满足。在吴颂球看来,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的变化更大,相比于当时的收入有十几倍的增长,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如今,老一辈居民希望更加健康长寿,年轻人则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1992
最新进展 为破解城市更新“拆不动、赔不起、玩不转”的困境,正在内部征集意见的《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首次提出钉子户不超过5%开发商可申请强征以及即拆赔比不得高于1:1.3等突破性条款。日前,经南都独家披露之后,引发社会热议。赞成者认为该条例明显在收敛拆赔比大口子,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批评者则指出政府作为利益相关方不应充当强征的裁决者,且该条例与上位法存在冲突。
2000年,深圳在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增创新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加工经济,向高新技术密集型的内生型经济转变,这是创新经济的开始。此后,深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市民陈冰: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