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铎创作的《走向世界》(中国美术馆馆藏),以坚实的造型功力,洗练概括地强调大的结构运动,准确地把握住竞走者出脚的瞬间姿态,节奏鲜明有力,孕育着饱满的青春活力。作者有意把底座处理成“〇”字圈,既暗示竞走姑娘步履的轻灵敏捷,又象征着中国在奥运赛场上“零的突破”。在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更象征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和谐与包容。《走向世界》主题明确、意味深长,受到普遍欢迎。《走向世界》用体育竞技这一世界性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懂我们的声音,“看”懂我们的形象,体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彭汉钦 踏歌行2017年 中国美术馆藏民间雕塑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夸张的形与色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智慧的创造力。朴素的、直抒胸臆的、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使个体的、集体的、民族的无意识得以通过形式而外化。一代一代的艺人、匠师便是在这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民族的审美和智慧。而今,中国雕塑艺术家沿袭传统而不囿于陈法,重传统而求索创新,融诸家而别开生面,开创了民族雕塑艺术的新气象。
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引领下,中国雕塑家们深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农奴愤 泥塑
七大篇章段首语
人物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之中,艺术语言、创作理念、雕塑材质、展陈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也在全面展开。以何种面貌代表变革中的当代中国,将在艺术家不断地创作中通过作品逐渐呈现。
时代丰碑
201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委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院组织开展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大型雕塑》等60个城市雕塑项目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丰收门》雕塑等40个项目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这一重大评选在文化上引领了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新方向。
国际化的语言与方法论削弱了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艺术家们越来越强调本土化的社会经验和对传统文脉的追溯,并试图将当代雕塑嵌入多元的当代文化逻辑之中。也就是说,雕塑家们不再强调整体与宏观的叙述,而是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吸纳传统,体现出一种清醒、冷静的独立意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不再是大而空,而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雕塑也更多地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相互融合,强调与大众交流的更多可能性,借助大众文化的资源展现更具当代文化特征的生活样貌。他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争论不再纠结,而是更加重视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的手段来传达思想与观念。
“匠心着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雕塑。以“惠山泥塑”“泥人张”为代表的民间雕塑,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夸张的形与色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智慧的创造力。一代一代的艺人、匠师便是在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民族的审美和智慧。而今,中国雕塑艺术家沿袭传统而不囿于陈法,重传统而求索创新,融诸家而别开生面,开创了民族雕塑艺术的新气象。譬如,德化白瓷中的佛像丰颐秀目、宁静安详,观音像质感温润凝洁、动静相宜;檀香木雕气势恢宏、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尤其强调线与面的结合与变化,洋溢着浪漫的欢愉。这些闪现于指尖上的灵动,是最有温度的、最感人的作品。这些生发于本土的、内心的艺术,也为学院教学、当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透过每件光彩夺目的民间雕塑艺术佳作,观众可以领略到呼之欲出的生命跃动,感受其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内涵。
新闻会现场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