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行支持文化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按相关文件执行。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超过一定期限的,按规定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等文化产品应给予退税优惠政策。重点文化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应减免进口环节税。文化企业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按国家规定落实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机构
优质高效,提升品位。在积极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对文艺作品生产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力争深圳文化建设处于国内一流水准,努力塑造深圳良好的文化形象。
29.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利用文博会平台,积极推进深圳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发挥深圳境外经贸代表机构的作用,积极举办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国际间合作。鼓励深圳文化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支持文化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加强与国际文化企业集团的合作,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中华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支持深圳文艺团体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对本市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境外重大艺术节、动漫展、影视展、演艺展、游艺游戏设备展等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给予补助,扶持广播影视作品、出版物、动漫游戏、高端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建立“深圳市文化出口企业10强”发布制度,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出口规模大、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符合文化出口导向的骨干文化出口企业。
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全国领先,为深圳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市属公益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深圳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深圳大剧院、关山月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完成改造,市级文化设施由9个增加至14个。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全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布点达140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07万户,周末、流动和高雅艺术等系列文化活动常年开展,每年公益文化展演近万场。劳务工文化服务工程和文化关爱活动扎实开展,满足了劳务工群体的文化需求。
(六)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周末剧场”每年不少于50场(次)。
南山区: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教育优势,重点发展文化软件、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娱乐业。
(一)指导思想。
类别
一是文化建设地位显著提升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部署,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发布实施,深圳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加快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文化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二)发展目标。
9.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出台《深圳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确保基层文化设施用地的供应。制定《深圳市基层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规范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行由街道综合文化站统筹配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资源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行政区域型与功能区域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模式,形成覆盖行政性社区、厂区和大型屋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15年,初步实现每10万常住人口至少拥有一个街道级以上文体设施,每3万常住人口至少拥有一个社区级以上文体设施,基本形成“十分钟文化圈”,基层文化设施覆盖率和服务效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文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确保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目标落实。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